皇冠体育门户网站 对外投资合作动态 (第六十三期)
皇冠体育门户网站 对外投资合作动态
(第六十三期)
俄蒙白、中亚五国地区
一、蒙古电力进口稳步增长
据蒙古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1-9月,蒙古从国外进口电力2吉瓦,同比增长2.7%,进口金额达1.56亿美元,同比增长8.8%。过去五年,蒙电力进口量累计增长61.3%。从进口来源看,中国为蒙最大电力供应国,占比约60%,俄罗斯占比约40%。目前,蒙古电力装机总容量约为1500兆瓦。随着“布罗巨特”电厂第二号机组于上月正式投产,全国装机总容量增至1650兆瓦。业内专家指出,蒙古能源消耗正以每年6%至7%的平均速度增长。《能源洞察杂志》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电力消耗量比上一年增加5.9%。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自2005年以来,蒙古人均电力消耗量增长94%。
来源:驻蒙古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二、乌兹别克斯坦原材料出口仍占据主导地位
乌报纸网11月5日报道,根据乌兹别克斯坦央行发布的《乌兹别克斯坦2026—2028年货币信贷政策主要方向(概念草案)》报告,乌仍属于开放度较高的小型经济体,出口产品中原材料和工业品占比较大,全球经济波动对其外贸走势影响显著。
近年来,乌出口保持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国际市场的良好形势、贸易伙伴经济的稳步发展、外部需求旺盛以及国际合作的扩大。央行指出,在国内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服务出口显著增长,2018—2024年期间,乌旅游服务出口增长2.4倍、 IT服务出口增长3倍、运输服务出口增长70%。同期,服务出口年均增长达21%,而货物出口年均增长约10%。自2022年下半年起,服务出口对总体出口增长(不含黄金)的贡献已超过货物出口。
根据央行数据,乌出口地域显著扩大。2017年—2024年,乌对俄罗斯、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土耳其四国出口占比从64%降至44%。同期,对法国、美国、阿联酋、巴基斯坦、阿塞拜疆等国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对铀、石油产品、棉纱、化肥、铜、家电及食品等需求上升。出口商品种类也几近翻番,从2245种增至4359种,包括300多种食品(以豆类和面粉为主)、约400种化工产品、近300种纺织制成品、180多种金属制品和780多种机械设备(含家用电器)等。
央行指出,乌出口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主要商品国际市场价格上涨,2024—2025年出口价格指数平均约为35%,高于往年水平。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乌出口中原材料及半成品的比例约为66%,原材料出口依赖使外贸收入易受国际价格波动影响。
来源:驻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东南亚、日韩地区
一、泰国EV产业升级,比亚迪带动本地供应链
据泰媒报道,近日,泰国工业联合会(FTI)副主席纳瓦考察了位于罗勇府WHA工业园区的比亚迪工厂。在参观完总装厂、电池厂与焊接车间后他表示,目前泰零部件行业希来自中国的大型汽车制造商能进一步开放供应链体系,让泰企更多地参与其中。尽管泰的生产成本略高,但支持本地零部件制造不仅能增强社会信任,还能促进就业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目前,泰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从业人数已从60余万人降至约40万人,主要原因是大量采用进口零部件。
比亚迪集团总裁办公室行政总监肖海平介绍,比亚迪在泰的电动车产量增长迅速。自2024年7月投产以来,累计产量已超过5.5万辆,预计全年产量将超过4万辆,几乎达到满负荷水平。目前平均每月生产5000至6000辆。
工厂现有员工约5800人,其中泰籍员工占92%,高于去年的80%,预计年底将增至95%。员工中有约40名管理人员、300多名工程师,大多数为泰国人。比亚迪还与20多所院校合作,持续接收实习学生,为泰电动车产业培养新一代技术人才。
目前比亚迪在泰的本地化生产比例已达54%,较去年45%明显提升,合作的本地零部件企业超过35家,共计本地采购529种零部件。
来源:驻泰王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二、韩国政府加快推进汽车、机器人、船舶等产业AI转型
韩联社10月20日报道称,韩国政府20日召开“成长战略特别工作组兼经济关系部长会议”并发表《AI接力现场座谈会结果及措施计划》,计划对船舶、机器人、汽车等主要产业给予税制及金融支持,加大政府拨款、放宽限制措施等。具体来看,在AI船舶领域,将于明年正式启动由三大造船企业组成的“K-造船技术联盟”,培育自动航行、无人造船厂等技术和人才的研发合作体系,推动建立相关评价检验和认证技术标准;在AI机器人领域,推动修订《个人信息保护法》便于充分利用原始数据,建立5700亿韩元规模的基金以培育AI独角兽企业;在AI汽车领域,尽快制定无人驾驶汽车的城市应用方案,对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法律和管理制度进行修订,放宽无人机领域审批程序,扩大专业人才培养。
来源:韩联社
中东地区
一、迪拜数字经济商会前9个月共支持582家数字初创企业
阿拉伯贸易网11月10日消息,迪拜数字经济商会在2025年前9个月共支持582家数字初创企业设立与扩张,其中AI领域占比21%,居首位;健康科技、软件服务与金融科技合计占17%;70%为国际企业。迪拜作为全球数字创新与创业中心的吸引力持续增强。
来源: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经济商务处
二、2031年AI可为海湾国家经济贡献2770亿美元
巴林《国家报》11月3日报道,在“智能基础设施:重塑劳动力动态”论坛上,专家表示,到2031年人工智能(AI)预计将为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经济贡献约2770亿美元。与会人士指出,AI正重塑劳动力市场结构,对科技技能和软技能提出更高要求。
来源:驻巴林王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欧洲地区
一、德国拟重新评估对华贸易政策,我企应关注贸易政策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
据Reuters报道,德国联合政府计划重新审视其对华贸易政策,重点涵盖能源、原材料进口及中国对德国关键基础设施中的投资,并将成立由十余名学者、行业协会、劳工代表和智库成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向议会定期报告。该动议由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领导的保守派与社会民主党联盟提出,旨在审查“德国与中国之间与安全相关的贸易关系”,并就调整政策向政府提出建议。
长期以来,德国将中国视为开放全球贸易体系的合作伙伴,推动了本国制造业发展。但近年来中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及其与俄罗斯的关系引发德国担忧。新委员会将每年两次向议会报告,从法律、经济和政治层面评估修改外贸规则的必要性。默茨总理近期呼吁欧洲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以应对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财政部长拉尔斯·克林贝尔也强调应体现“更多的欧洲爱国主义”。我企应关注贸易政策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
来源:商务部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联络服务平台
二、葡萄牙数万人抗议劳动法改革提案,我企需积极应对潜在营商和雇佣环境变化
据AP报道,葡萄牙首都里斯本11月8日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数万名民众走上街头,抗议中右翼政府拟议的劳动法改革计划。此次抗议由葡萄牙主要工会组织,反对总理路易斯·蒙特内格罗政府推动的劳动法修订案。政府称改革旨在提升就业市场的生产力和灵活性,但反对者认为该方案削弱工人权益,要求立即撤回。示威者高举写有“拒绝劳工方案”的标语,并呼吁提高工资。
改革内容包括放宽解雇限制、缩短母乳喂养妇女申请灵活工时的期限及减少流产丧假等,引发强烈争议。目前葡萄牙最低工资为每月870欧元,抗议者要求到2026年提高至1050欧元。工会宣布将于12月11日发动全国总罢工。我企需积极应对潜在营商和雇佣环境变化。
来源:商务部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联络服务平台
美洲、大洋洲地区
一、哥伦比亚采矿业外国投资下降31%
据哥伦比亚《共和国报》10月31日报道,今年第一季度,哥矿业和采石业外国直接投资下降31%。与此同时,国内建筑材料需求自2022年以来累计下滑近18%。石料生产者协会呼吁加快5G基础设施建设,以带动材料消费并促进行业复苏。专家指出,能源转型、监管不确定性及社会环境压力等因素,正让矿业面临更复杂的经营环境,亟需稳定政策与信任以推动重振。
来源:驻哥伦比亚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二、智利铜矿生产受干扰持续承压,全球供应趋紧
彭博社10月31日报道,作为全球最大产铜国,智利九月铜产量同比下跌4.5%,主因是矿山运营中断及矿石品位下降。尽管产量较八月因Codelco最大矿场致命坍塌事故导致的停产有所恢复,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国内多处矿山表现不及预期,加剧了本周推动铜价创新高的供应短缺局面。其中,Codelco旗下El Teniente矿自七月底造成六人死亡的事故后一直维持低速运营;泰克资源公司的Quebrada Blanca矿面临尾矿处理难题;邻近的Collahuasi则正在开采低品位矿区,产量受损程度超出预期。全球最大铜矿Escondida的产量略有增长,仅能部分抵消上述减产影响。
来源:驻智利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非洲地区
一、纳米比亚政府批准首个《核工业战略》
纳《新时代报》等媒体综合报道,纳政府在最新一次内阁会议中批准了其首个《核工业战略》(Nuclear Industry Strategy)。该战略的推出,标志着纳准备将其丰富的铀资源与核能产业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战略重点包括修改《2005年原子能与辐射防护法案》,以加强监管框架、提升核监管权威的独立性,成立一个“纳米比亚核学院”作为核产业发展的主导机构,将法案的管理职责由原部门转移至纳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体现核产业跨部门、跨学科的特性。战略也明确把“铀资源价值链”从开采、加工、浓缩、燃料制造、到核电发电等列为发展目标之一。纳政府同时在推进加入Nuclear Suppliers Group(NSG)的申请,以加强其在国际核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合规性。
来源:驻纳米比亚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二、纳米比亚崛起为非洲能源新星
据纳《密友报》报道,在2025年非洲能源周(AEW)上,纳总统府石油部门负责人、特别顾问科内利亚·希伦加表示,纳正迎来步入全球能源舞台的机遇,有望成为非洲石油产业的重要枢纽。
希伦加强调,纳石油产业正在从成功勘探迈向初期生产。近年来,纳石油勘探取得重大发现,有望于2029年至2030年间实现石油商业化生产。纳不仅要成为石油生产国,更要创造一个以伙伴关系和共享繁荣为核心的可持续能源未来。纳政府正致力于引入资本、技术与知识,确保资源开发可持续,为非洲能源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驻纳米比亚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410号